正规配资线上炒股门户 中国不方便说的话,巴西大儒替我们说了:金砖最大的毒瘤就是印度_莫迪_保罗·巴蒂斯塔_组织

发布日期:2025-07-12 21:41    点击次数:132

正规配资线上炒股门户 中国不方便说的话,巴西大儒替我们说了:金砖最大的毒瘤就是印度_莫迪_保罗·巴蒂斯塔_组织

“金砖机制内部的结构性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组织的前进将举步维艰。”7月8日正规配资线上炒股门户,巴西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巴蒂斯塔在接受俄罗斯《今日俄罗斯》的采访时直言不讳。他是金砖新开发银行的前副行长,对于这一组织的痛点,他有着比任何人都更为深刻的了解。

在同一场合,印度总理莫迪正与沙特王储握手言笑,神态自若。三天前,他还威胁要退出金砖组织,而三天后,他却在峰会合影中不失时机地占据了C位。这种态度的转变之快,甚至让巴西媒体忍不住调侃:“变脸的速度比热带暴雨还要迅速。”巴蒂斯塔没有明说,但他的意思已经不言自明:印度正在享受着金砖带来的利益,同时却在背后做出破坏性行为。

让我们看一下印度在金砖组织中的财务记录,就能清晰地看到一个不容忽视的对比。过去三年里,印度从金砖新开发银行获得了累计350亿美元的贷款,这些资金用于高速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然而,同一时期,印度却与美国签订了1420亿美元的军购合同,并且深度参与了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这种“拿着金砖的钱,却购买美国的武器”的做法,连印度国内的媒体都忍不住质疑。《印度快报》曾公开提问:“我们的外交政策是否已经沦为军火商的傀儡?”

展开剩余85%

更让金砖国家成员心寒的,是印度态度的反复无常。2024年喀山峰会期间,当各国讨论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时,印度代表公开宣称“美元是最可靠的”,导致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未能推进。而在今年4月的金砖外长会议上,印度单方面删除了“去美元化”的相关条款,导致19年来的首次联合公报未能达成。巴蒂斯塔在采访中直言不讳地指出:金砖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外部压力,而是组织内部存在着“心在曹营、意在汉”的成员。

印度的这种做法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表态。2023年南非峰会前,莫迪以各种理由拖延自己的出席,生怕被西方国家视为“站队中国”;而在2024年喀山峰会时,印度又以“技术不成熟”为理由,反对提高本币结算的比例。讽刺的是,同一时间,印度却积极推动俄罗斯在化肥贸易中使用卢比结算,这一做法揭示了其真实意图:并非反对本币结算,而是害怕人民币的影响力在金砖组织内进一步扩展。

在金融领域,印度的阻挠行为显得尤为致命。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CRA)至今未能启动,部分原因正是印度的消极态度。而新开发银行在项目审批效率上远远落后于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巴蒂斯塔曾坦言:“由中国主导的亚投行无疑更加高效。”

回顾过去十年,印度在金砖发展过程中频频“搅局”,留下了许多争议。在2015年新开发银行刚成立时,印度就花了半年时间为总部选址争执,最终通过抽签确定总部设在上海。到2021年,金砖疫苗合作计划因为印度坚持“自主分配”而最终失败。而在2023年金砖峰会扩容问题的投票中,印度是唯一投弃权票的成员国。2024年5月,印度刚刚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却扬言要“退出金砖”。而印度超越日本的数字,也存在不少争议:印度拿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的GDP数据,而日本则是基于去年实际GDP进行比较。因此,是否真正超越日本依然无法确定。

更令人震惊的是,印度对金砖的“既要又要”的策略。过去十年,印度从新开发银行获得350亿美元的贷款用于修建基础设施,还通过金砖渠道向中国出口了价值800亿美元的铁矿石。然而,当中国提出去美元化时,印度却站出来反对;当其他成员国讨论建立共同防御机制时,印度则以“不结盟”作为挡箭牌。正如巴蒂斯塔所说,印度像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只想享受好处,却不愿为集体做出贡献。

印度敢如此肆无忌惮,其背后无疑是得到了美国的支持。但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很快揭示了美印关系中的真相:6月29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公开表示,若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将加征500%的惩罚性关税!这一言论得到了特朗普的支持,这对印度来说无疑是个沉重打击。特别是考虑到印度有35%的原油依赖于俄罗斯,这一威胁简直是灭顶之灾。

更为严厉的是,特朗普在谈判桌上提出了两条红线:美国要求印度在农业方面零关税开放,同时对印度的汽车、钢铁和纺织行业征收高额关税。印度财长西塔拉曼对此坚决反驳,表示:“农业和乳制品是不可触碰的底线!”特朗普的算盘十分清晰:印度的制造业仅占GDP的14.7%,而农业关系到6亿选民的选票。通过这一精准打击,特朗普的策略直接戳中了莫迪的痛处。

在美国的压力下,莫迪开始重新审视金砖组织的重要性。7月8日,在巴西峰会上,莫迪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他高调宣称金砖是“全球南方的希望之光”。值得注意的是,仅仅两个月前,他还曾批评金砖是“拖累印度发展的因素”。

莫迪的态度急转弯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现实。新开发银行正手握印度高铁47亿美元的贷款项目,以及古吉拉特太阳能电站等19亿美元的项目,这些资金对印度的财政状况至关重要。更为严重的是,印度已经背负了1.5万亿外债,离开金砖融资渠道后果不堪设想。为了获得这些“救命钱”,印度代表在峰会上上演了一场“印度变脸”的戏码:不仅对加沙停火协议不再坚持立场,对单边关税的谴责举手赞成,连一直反对的去美元化议题也装作听不懂,甚至与巴基斯坦总统合影。

巴蒂斯塔的观点非常清晰:要使金砖国家真正发挥作用,首先需要解决印度这一“麻烦制造者”问题。尽管印度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理论上应该成为金砖国家的“王牌”,但如今却成了最大的短板。

这其中的数据无疑是讽刺的。金砖国家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已达到77万亿美元,远超G7的57万亿,成员国之间的70%交易已经转向本币结算,美元的占比跌破三成。然而,由于印度的种种阻挠,金砖国家的应急储备安排(CRA)至今无法启动。

新开发银行的困境也反映了这一问题。自成立十年以来,成员国仅有十个,且首席经济学家的职位一直空缺,甚至连内部报告也被批评为“比世界银行还不透明”。巴蒂斯塔直言不讳:“银行已经偏离了其最初的目标,急需进行机制改革。”

当莫迪在巴西峰会的合影中占据了C位时,巴蒂斯塔也在俄媒镜头前毫不掩饰地表示:“金砖国家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印度。”这位年迈的创始成员,似乎替中国说出了那句已经憋了十年的心里话。如果金砖组织真的要进一步发展,首要解决的便是印度这个“搅局者”。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