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晨凯 制图四川股票配资
中芯国际营收577.96亿元、长电科技营收359.6亿元、北方华创营收298.38亿元、韦尔股份营收257.31亿元……
截至4月17日,A股已有134家半导体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度报告(含业绩快报)。其中,9家公司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92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近七成;77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长,占比近六成。
“从个位数的数量到超过160家公司,从年营收几亿元到几百亿元,A股半导体板块的变迁,背后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强势崛起。”有半导体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当前面临美国“对等关税”的暂时性困扰,但中国半导体产业已经具有深厚积淀,在AI重塑智能硬件的大背景和驱动力下,后续有望取得更快发展。
“百亿”天团壮大 近六成公司业绩增长
一个行业成长壮大,头部公司的财务指标是最直接的“风向标”。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A股已有134家半导体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度报告(含业绩快报),其中21家公司营收超过50亿元,超过百亿元的则有9家,分别为中芯国际、长电科技、北方华创、韦尔股份、通富微电、江波龙、华天科技、华虹公司、华润微。比如,中芯国际2024年实现营收577.96亿元,同比增长27.72%;长电科技预计2024年营收为359.6亿元,同比增长21.2%。
半导体公司收入增长的同时,盈利能力也在持续提升。2024年年报显示,上述134家公司中,有92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近七成;有77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近六成。
北方华创预计,公司20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8.38亿元、56.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14%、44.17%。韦尔股份20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7.31亿元、33.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41%、498.11%。
对于业绩增长,多家公司表示,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持续回暖的背景下,行业与公司盈利能力均显著回升。
研发铸造硬实力创新助推好业绩
作为典型的高科技行业,半导体公司的好业绩背后,是持续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品迭出。
数据显示,在上述134家公司中,68家公司披露了研发支出,合计达到375.6亿元;58家公司研发支出实现同比增长。其中,中芯国际、海光信息、韦尔股份等公司的研发支出金额名列前茅,分别为54.47亿元、34.46亿元和32.45亿元;中科飞测、中微公司、锴威特等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幅名列前茅,分别为118.17%、73.59%和62.85%。
创新硕果也转化为扎实的业绩。北方华创表示,公司多款新产品取得突破,产品销量同比大幅度增加。扬杰科技表示,公司持续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力度,2024年第二季度以来,新产品扩展及增效降本措施收益成效明显,推动整体毛利率稳步提升。
江波龙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增长,营收达到174.64亿元,同比增长72.48%;归母净利润为4.99亿元,扭亏为盈。公司表示,在当前行业发展趋势下,下游市场对于数据传输速度与存储容量的要求持续攀升,对更快数据传输速度及更大存储容量的需求愈发迫切,公司持续推出多项新产品,企业级存储业务规模增长明显,收入达到9.22亿元,同比增长666.30%。
韦尔股份表示,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的背后,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及供应链结构优化。2024年,公司半导体设计销售业务研发投入金额约为32.45亿元,占公司半导体设计销售业务收入的15.00%,较上年增长10.89%;公司推出了CMOS全局快门(GS)传感器等多项新产品。
AI重塑智能硬件 相关产品将增长更快
“中国半导体产业之所以取得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制造业能力的积累和电子产品整机制造的快速发展。”谈及产业发展,某芯片上市公司董事长表示,接下来,AI重塑智能硬件,中国半导体产业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AI驱动云计算、智能汽车、智能硬件等终端产品快速发展,成为半导体公司业绩增长的强劲动力。
GPU芯片是云计算的基础核心硬件,海光信息是显著受益标的。海光信息2024年实现营收91.62亿元,同比增长52.4%;实现归母净利润19.31亿元,同比增长52.87%。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的CPU产品进一步拓展市场应用领域、扩大市场份额;公司DCU产品快速迭代发展,得到市场更广泛认可,进一步促进了公司业绩的较快增长。
云天励飞预计2024年实现营收9.18亿元,同比增长81.42%。公司表示,收入增长主要是智算运营业务及智能硬件产品的销售收入增加。AI智能硬件也是泰凌微好业绩的“催化剂”。泰凌微表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44亿元,同比增长32.69%;实现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95.71%。
展望2025年四川股票配资,多家机构看好AI及半导体市场的增长。国际数据公司(IDC)预计2025年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15%,其中存储市场预计同比增长24%以上。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最新预测数据显示,到2028年,全球AI手机出货量占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比例将增至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