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杠杆什么意思 斯大林在二战期间对铁托的三次暗算,如何埋下苏南决裂的种子?_苏联_南斯拉夫_纳粹

发布日期:2025-07-22 22:26    点击次数:137

股市杠杆什么意思 斯大林在二战期间对铁托的三次暗算,如何埋下苏南决裂的种子?_苏联_南斯拉夫_纳粹

1948年6月股市杠杆什么意思,对于斯大林而言,几乎成了与德国入侵苏联并肩的历史黑暗时刻。当美国果断选择不屈服于苏联的封锁,凭借强大的空中力量成功解救西柏林时,冷战的阴影彻底笼罩了苏联。苏联和西方阵营的冲突,不再是可以回避的选择,而是逐步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然而,正当苏联阵营最需要团结一致来应对西方压力时,南斯拉夫这颗红色阵营中的“二号强国”却出人意料地宣布与苏联决裂,表明其与苏联之间已经没有任何共同点。

在二战结束后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南斯拉夫不仅与苏联有着相同的意识形态,更有着与俄罗斯深厚的血缘关系,彼此之间一直是亲密的盟友。在苏南决裂之前,西方国家从未预料到南斯拉夫会成为红色阵营的第一道裂痕。实际上,斯大林在二战期间一系列的决策早已埋下了南斯拉夫背离苏联的种子。

展开剩余83%

讨论斯大林的霸权主义之前,需要明确的是,南斯拉夫和苏东阵营的其他国家有一个根本区别。铁托及其领导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并不是苏联的傀儡。苏联通过二战的胜利,成功反推德国,获取了中欧、东欧及南欧的广泛势力范围。在这些地区,斯大林通过推翻原有政权,扶植亲苏的红色党派,建立了多个从属苏联的卫星国。这些卫星国在日后的确大多言听计从,背后的原因在于,这些党派由苏联直接扶植,实际上并不具备取代战前政权的合法性,只有靠全力依赖苏联才能维持其统治。

然而,南斯拉夫的情况与此完全不同。在二战初期,南斯拉夫王国政府因为得罪纳粹,最终被希特勒推翻。在纳粹占领期间,代表南斯拉夫右翼的“切特尼克”反抗武装误入歧途,选择与纳粹合作。而铁托领导的南共游击队却成为了二战后期南斯拉夫唯一有效的抵抗力量,并成功在苏联红军到达巴尔干之前,独立解放了几乎全部南斯拉夫国土。这一显赫的业绩赋予了铁托极高的合法性,也让他在1945年3月成为了南斯拉夫临时政府的领导人。铁托的统治得到了南斯拉夫人民的极大支持,根本不依赖苏联的背书。

对于南斯拉夫而言,高度的独立性无疑是最理所当然的,而对于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而言,铁托这样的领导者,无论如何都不在苏联的控制之内。斯大林一向推崇苏联对所有红色国家的控制,几乎是本能的。然而,二战中期,铁托的领导风格和他的独立意识,早早让斯大林感到不满。

当铁托领导南斯拉夫人民抵抗纳粹时,他刻意强调阶级斗争,旨在团结国内贫苦人民。但还未等到西方国家提出指责,苏联却率先跳出来,要求铁托将宣传重心仅放在反法西斯上,而不许提及反资本主义。这一要求令铁托感到困惑,因为从理论上讲,苏联理应是反对资本主义的先锋。铁托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才意识到,斯大林的真实目的,是不希望南共游击队的宣传给西方国家留下苏联试图扩张巴尔干影响力的印象。为了获取西方的支持,斯大林不惜暂时牺牲南斯拉夫,甚至对铁托的革命事业漠不关心。

虽然从苏联的国家利益角度来看,斯大林的做法合情合理,但对铁托而言,这种做法无疑是国家主义与霸权主义的体现。他感到被背叛,终于开始对苏联和斯大林产生疑虑。在此之前,铁托从未怀疑过斯大林,但这次无理的要求让他彻底改变了看法。

更令铁托震惊的是,1942年,在纳粹逼近南斯拉夫时,铁托屡次向苏联请求援助,但斯大林不仅没有提供帮助,反而暗中资助南共的对手——前南斯拉夫流亡政府和右翼“切特尼克”武装。铁托心中生疑,苏联不仅拒绝支援,反而与敌对势力结盟,这种做法让他感到斯大林与纳粹毫无二致。

对于斯大林而言,这一系列选择背后,既有与英美之间的博弈,也有维护苏联在巴尔干地区影响力的考量。然而,所有的动机背后,都透露出一个明确的意图——强化苏联的霸权,最大化苏联的国家利益。铁托深刻意识到,南斯拉夫的独立之路,唯有依靠自己,才能真正获得国际上的尊重。

南斯拉夫右派与纳粹的暗中合作,虽然一度压缩了南共游击队的生存空间,但却也为铁托提供了成为唯一抵抗力量的机会。凭借卓越的领导能力,铁托不仅成功度过了1942年的艰难时刻,还在1943年成为英美承认的“南斯拉夫反法西斯的主要力量”。英美的支持使得铁托不仅获得了物资援助,还在随后的战争中取得了关键性胜利。

然而,斯大林对此无动于衷,看到英美援助南共,斯大林转而做出“记忆失调”的反应,装作从未背叛铁托,并开始公开支持南共游击队。1944年,苏联援助南斯拉夫的军事代表团终于到达铁托身边,开始提供武器装备。尽管铁托已经意识到斯大林的霸道行径,但他也清楚,英美势力不可能在战后继续支持南斯拉夫的共产党。于是,他接受了斯大林的援助,并计划在战后与苏联结盟。

然而,就在南斯拉夫即将重生之际,铁托再次遭遇斯大林的背叛。1944年10月,铁托领导的南共游击队已经彻底解放了南斯拉夫的大部分地区,彻底驱逐了纳粹。然而,就在这时,丘吉尔秘密飞往莫斯科,与斯大林签订了影响巴尔干地区命运的“百分比协议”。协议划定了英苏两国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划归苏联,希腊归英美,而南斯拉夫则被分为两部分,英苏各占一半。

铁托对此完全不知情。他认为,南斯拉夫的解放完全是南共游击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而南共与苏联的意识形态相近,斯大林应该全力支持南斯拉夫建立一个以铁托为核心的政府。然而,斯大林为了维护苏联在巴尔干的控制,竟然同意了这一分配方案,甚至要将南斯拉夫的利益出卖给英美。

面对这一现实,铁托意识到,自己要为南斯拉夫的独立而奋斗,不能再依赖任何大国。最终,在1945年3月7日,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联合政府正式成立,南斯拉夫共产党在随后的选举中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建立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并宣布终止君主制,保罗二世未能回归南斯拉夫。

铁托成功建立了独立的社会主义政权,但斯大林对这一切依然视若无睹,祝贺铁托的胜利,并表示愿意与其结成同盟。然而,经历了三次背叛后,铁托再也无法回到曾经对斯大林和苏联的信任,南斯拉夫与苏联的彻底决裂,也在虚假的蜜月期中悄然拉开了序幕。

发布于:天津市